对中医而言我们的消化系统有助于把食物化成气与血。气血是保持身体正常操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良好的消化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我们中医所说的消化系统包括了体内的胃、脾、大肠以及小肠。
胃主受纳和腐熟我们所吃的食物,使身体更容易吸收。如胃脏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胃口减少、恶心或呕吐的表现。
脾主消化和吸收胃所消化过的饮食(水谷精微),从而化成气和血。脾也主运化体内的水液,因此对体内的水液代谢有很大的帮助。如脾脏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肚子胀满、胃口减少、大便稀软或水中的表现。
小肠主接收胃已消化过的食物,在进一步的消化而在吸收身体所需的必需营养素。小肠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泌尿或肠道疾病。
大肠主传导糟粕。大肠接收小肠送来的残余物质,吸收剩余的营养物质和必需的液体后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废物。大肠将糟粕经过燥化变成粪便后就将把粪便排出体外。大肠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腹痛、稀便或便秘的表现。
生活方式、压力和饮食因素会给我们的消化系统带来许多负担。中医可以通过中草药、针灸和其他治疗方法来帮助有效缓解消化系统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中医治疗方法:
(A) 痞满
痞满也称为消化不良是因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功能失调而造成了饮食聚集在腹部。痞满的常见病因是暴饮暴食、吃得太快或消化系统较弱而造成的。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脘腹满闷、时常打嗝、食欲减少、时常放屁以及口臭等表现。中医对于消化不良的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以及促进肠胃蠕动的功能。常用中的草药来疏解消化疾病包括:山楂、麦芽、稻芽、鸡内金、枳实、陈皮和槟榔。
除了吃中草药之外,针灸、推拿以及生活饮食上的改变都助于疏解消化疾病。
(B) 肠易激综合症(IBS)
IBS 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表现因人而异。 IBS 的一些常见症状有腹胀、痉挛或疼痛、胀气、腹泻和/或便秘。
IBS 可能是由于吃太多油腻或辛辣的食物,或情绪因素(例如抑郁、过度焦虑和失眠)引起的。这些情绪因素可能会因压力而引发或加剧。
常用疏肝健脾的草药来缓解IBS的症状表现包括:白术、陈皮、茯苓、防风、白芍、甘草、山药和干姜。
除了服用中草药之外,针灸也助于缓解IBS的临床表现。针灸能减轻腹部疼痛、调节肠胃蠕动以及减少腹部痉挛的发生。针灸也能帮助调理肠胃功能,这恰好也是IBS的主要因素。
(C) 烧心
胃灼热也称为胃酸反流是胃酸倒流到食道的一种情况。胃酸可能会导致胸部或喉咙灼痛并在口腔中留下酸味。
中医认为胃灼热是胃与肝功能失调的表现。基本治疗原则是恢复脏腑平衡,增强肝与胃的功能。常用的中草药包括:制半夏、大枣、甘草、白芍、白术、薄荷、柴胡、当归、茯苓和生姜。
半夏泻心汤和逍遥散是我们中医常用来治疗与缓解胃酸反流症状的方剂。除了服药之外针灸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中医师陈彤梅常见的疼痛类型包括颈部、肩部、膝盖和手腕的疼痛。她毕业于北京一所顶尖大学,专攻针灸和骨伤科。她还获得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硕士学位,现在在余仁生中医诊所的伍德兰分店执业,本次采访也是在那里进行的。
“由于人们的不良坐直姿势,以及生活习惯造成这些都部位经常疼痛。” 此外她还说“如今人们沉迷于玩手机游戏,这可能导致颈部僵硬。我接触过的最年轻的患者大约八岁,即使在我给他治疗时,他也无法停止玩他的视频游戏!“
根据陈医师,疼痛的机理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阻塞引起的疼痛;另一种是由于气、血、肝脏或肾脏虚弱引起的疼痛。无论疼痛的原因,我们都可能感受到不同疼痛性质例如:肿胀、刺痛、 热痛、冷痛或牵拉痛。
陈医师认为疼痛可以影响身体的每个部位和器官。她坚信: “中医最擅长通过针灸、刮痧、推拿、梅花针和拔罐等方法来缓解神经引起的疼痛。这些治疗的效果非常好。然而,西医比较适合治疗其他病情,如炎症和骨刺。”
中医最擅长通过针灸、刮痧、推拿、梅花针和拔罐来治疗神经引起的疼痛。
如前所述,中医有多种方式来管理疼痛,如拔罐、针灸、推拿、梅花针或鼻内光疗等。
陈医师指出,针灸的好处非常广泛,可以帮助治疗许多疾病。她建议: “对于较轻的疼痛,患者可以选择刮痧治疗。对于更深的疼痛,拔罐是更推荐的治疗方法。”
陈医师补充说,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疼痛可以通过鼻内光疗来缓解。 “此外,我们可在疼痛区使用梅花针,点刺放血。”
陈医师强调,在接受中医治疗疼痛的同时,患者应保持体育活动。这是因为运动能实疼痛区周围肌肉松弛的唯一方式,从而降低疼痛再次发生的风险。
陈医师透露: “基本上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两种原因而造成的。第一是 “不通则痛”,第二是“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由于患处的血液循环被阻碍而周围细胞失养所造成的痛。“不荣则痛”指的是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而细胞失养所造成的痛。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原因是“不通则痛”。这就是为什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给患者开活血为主的中草药。”
控制疼痛的另一个方法是食用自然能够缓解疼痛的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姜黄,可以缓解患者正在经历的疼痛。此外,女性在月经期应饮用姜茶(姜与红糖)来缓解经痛。
研究表明,深海鱼类中的欧米茄-3对于炎症、风湿病、关节炎和偏头痛非常有效。
咖啡会干扰疼痛感受器的功能,从而减低疼痛的感受。但这指对不经常喝咖啡的人有用。
草莓、樱桃和黑莓的止痛功效不但类似于阿司匹林等药物,而且它们也改善免疫系统并缓解炎症。
这是一篇由Lisa-Ann Lee撰写的文章摘录,首次发表在新加坡的余仁生零售店、新闻亭和主要书店的NATURA第4期杂志中。
在亚洲知名的中医产品和服务领域,余仁生的医生王伟俊表示,疲劳可能是由于体质虚弱、过度操劳和饮食不节等原因所造成的。体质虚弱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其他疾病所造成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也是两个主要因素。操劳过度或压力太多会导致身心疲惫。饮食不洁也会损害我们的消化道。这些都会导致各脏腑的阴、阳、气、血不足,从而出现了全身不适与疲劳的表现。
先天不足
操劳过度
饮食不节
这三种因素可导致各脏腑阴、阳、气、血不足
中医的一些原则与现代医疗实践相一致。王医生说: “在应对疲劳方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充分休息。” “众所周知,睡眠是最好的自然疗法,睡眠不但可以恢复精力而且又能增强免疫系统。参加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和休闲活动也有助于放松身心。另外,要保持平衡饮食,避免进冷饮、油炸和油腻食物。”
在中医理论中有五个主要脏腑。王医生说:“当一个人感到疲劳时,五个脏腑中的任何一个脏都可能受到影响。”然而,一般来说,“疲劳与脾肾虚弱有关”。他接着解释说,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代谢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疲劳通常与这两个器官有关。” 中医可以通过中草药或针灸来增强这些虚弱的器官。
王医生表示在疲劳袭来之前,我们的身体应该会出现一些警告信号。您的体质会决定您出现哪些症状。而且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需要仔细评估您的具体体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中草药、针灸、推拿和拔罐。” 有时会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如果你患有贫血、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治疗过程“将基于患者整个身体状况的整体诊断,而不是针对某些疾病。”尽管如此,王医生还是建议患者将他们目前正在服用的一切药物告知所有医生,以防止草药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王医生保证说:“有很多患者在服用西药的同时使用中药来补充治疗。” 因此无论您已经在接受传统的疲劳治疗或未接受治疗,都可以使用中医治疗疲倦。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对抗疲劳的中草药:
西洋参: 适合长时间工作且缺乏休息的人群
灵芝: 这种草药通过增强白细胞的功能来增强免疫力
枸杞子: 这种草药含有高量的β–胡萝卜素(一种抗氧化剂),可有效缓解眼睛疲劳
山药: 适合精力不足和且有消化问题的人群
除了服用中草药之外,补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以提高能量水平:
维生素 B12: 有助于提高能量水平并提高注意力和情绪[1]
维生素 B9 (叶酸): 这种维生素含量不足的人可能会出现精神错乱、抑郁、嗜睡和反应迟缓的表现[2]
维生素 D: 缺乏这种有助于新陈代谢的维生素可能会导致精力不足、睡眠质量差和情绪波动[3]
镁(Mg2+): 对于肾上腺正常运行功能非常重要,肾上腺功能不良会导致疲劳[4]
您有听说过针灸,但您知不知道您并不一定需要专家进针才能刺激穴位?您可以每天按摩某些易于触及的穴位约 20 至 30 次,以保持刺激和活力:
合谷: 定位在手背部,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此穴能补气与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
百会: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此穴能改善神志、疏解压力于增强气的运行。
王医生在这两个案例中使用多种中医治法来帮助疲劳过度的病人。
王医生有一个案例是关于一名学生。学生为了一场大考试而熬夜,通过吃零食来保持清醒。她很快就没了食欲,脸色苍白,大便质稀。 王医生说:“我诊断她的病情为脾气虚证,就给她开一些健脾益气的中草药。”。一周后,她的病情有所好转了。 “她白天感觉精力更加充沛,在学校的表现也更好。”
另一个案例涉及一位年轻的职业妈妈。她经常感到压力和烦躁,经常出现失眠、喉咙干燥、心悸、盗汗的表现,因此导致整天昏昏欲睡。精力不足也影响了她的工作,导致她在工作和家里的情绪波动也很严重。王医生说: “我诊断她的情况是心阴虚证,常见的表现有发热和烦躁等症状,”。 “我给她开了滋阴清热的中草药和给她做了一系列的针灸让她镇静安神。经过几次的复诊,她的病情逐渐好转,工作也能更加集中精力。
既然您知道了中医如何治疗疲劳,您应该找出哪些疾病可能会让您感到痛苦而把它解除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医与数百种瘟疫作斗争积累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来缓解所经历的症状。我们今天遇到的冠状病毒病(COVID-19)也被归类为“疫毒”。
疫毒往往与湿邪和毒邪有关,相反的普通流感由常见的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引起的。目前,我国临床观察表明COVID-19多为湿、毒、热、瘀相互作用所致,其中湿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对于患有COVID-19 的轻度至中度阶段者,常见的症状是低烧、疲倦、干咳、肌肉疼痛、恶心或腹泻。这个常见证候被称为“肺湿毒蕴” ,因此中医治疗COVID-19 的轻度至中度阶段者原则为祛除外邪、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那为什么有些人的情况最糟糕呢?这是因为 COVID-19 是一种呈现不同阶段的疾病。到了关键时期,毒素进一步侵袭肺与心,严重时甚至会阻碍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体内阳气崩溃。这会导致高烧、呼吸短促、意识不清、多种功能衰竭和休克。此关键阶段的治疗原则是宣肺、清热醒神、回阳救逆。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您从 Covid-19 中恢复的提示:
该做:
刚踏入恢复期开始时吃少量餐食,并随着食欲恢复而慢慢增加份量。
食物入量从容易消化的食物开始,例如稀粥。
当您恢复食欲时,加入其他有营养的食物,如浓粥、鱼肉和鸡汤
小贴士:要健脾祛湿可以先将荷叶煮沸,然后用此水煮粥。您还可以在饮食中添加薏苡仁、山药、莲子、陈皮和芡实。
不该做:
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如水果、沙拉、辛辣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使得湿气内阻而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负担。
来源: https://cm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20-020-00375-1